1. <th id="invkb"></th>
    2. <em id="invkb"><tr id="invkb"><u id="invkb"></u></tr></em>
    3. <tbody id="invkb"></tbody>
      留學人才網 > 海歸就業 >

      清北畢業生下余杭、海歸入職中小學:教育失配了嗎?

      2021-03-25 11:13 來源: 光明日報 作者: 李曉光

      【新聞隨筆】

      當下正值高校畢業生求職關鍵期,“就業難”的討論又被勾起。“清北畢業生下余杭”“海歸入職中小學”……幾乎每一個跟教育與職業相關的熱點話題,其實都指向一個共同的社會現象:勞動力市場中的教育失配問題。

      教育失配,主要反映個人實際教育程度超過其工作崗位所需教育水平的現象,也被稱為過度教育或教育錯配。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全球性教育擴招,高等教育入學率快速增長,許多國家勞動力市場中的技能需求已經遠遠滯后于教育發展,職業結構無法消化快速增長的教育文憑,因此不約而同地出現了教育失配現象。

      中國也正在出現教育失配現象。中國綜合社會調查數據(2003-2017)顯示,中國城鎮勞動力市場中大約有35%的勞動者發生了教育失配。反映在就業現實中就是,許多大學生畢業之后無法找到合適崗位,不得不接受教育水平需求較低的職業崗位。

      中國教育失配現象的宏觀變遷趨勢,深深植根于經濟制度和教育制度的雙重變遷軌跡之中。就經濟制度變遷來看,中國持續推進的市場化和工業化進程,快速創造了大量高等技能職業崗位,整體職業結構不斷趨于高級化,有力提升了勞動力市場消化高等教育文憑的能力。未來在中國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背景下,教育失配現象很有可能會繼續減少。也就是說,中國教育失配比例隨著時間進程呈現下降趨勢。

      但另一方面,從教育制度變遷的角度來觀察,中國教育失配比例隨出生世代提高。義務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擴招,給越晚出生的世代創造了越多教育機會,從而導致越晚世代的整體教育水平越高,同一教育文憑的相對“含金量”也因此相應不斷下降。由于人們的求職競爭通常發生在年齡相仿群體,可能出現的結果就是,越晚出生世代面臨越大同輩競爭壓力,最終越有可能發生教育失配。

      對于具體的教育失配個體來說,或許有機會通過積累經驗、更換工作來擺脫失配困境,但教育失配的經歷,尤其是“高能低就”現象,會在工作履歷上留下一道“疤痕”,這種“疤痕”很有可能在未來職業流動中向雇主釋放出一種負面信號,教育失配困境似乎并沒有想象中那樣可以輕易擺脫。而對整個社會來說,近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教育事業發展所供給的寶貴人力資源支撐,而教育失配現象的出現,勢必使得一部分勞動者無法將專業技能轉化到勞動力市場中,是一種人力資本浪費。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我們需要在對單個的熱點事件討論過后,真正將關注點聚焦到控制教育失配發生風險這個核心問題上。對此,就教育領域來說,要加強普通高等教育的內涵建設,提升畢業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這不僅有助于提升畢業生實現教育匹配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為未來創新驅動型經濟發展培養創新專業技術人才。同時,加強職業教育的培養質量和社會聲望,為未來產業結構升級儲備充足的人力資源財富。

      當前,中國產業結構進一步升級,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加強科技創新和基礎研發崗位的投資,提高職業結構中此類崗位的比重。這不僅有助于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和創新驅動的經濟增長,也有助于勞動力市場消化高等教育學歷人群,從而降低教育失配風險和減少人力資本浪費。

      此外,還需創新增強學校教育和職場崗位的聯結強度。事實上,教育失配現象的部分根源正是教育系統和經濟系統發展出現脫節,導致畢業生找不到合適崗位,雇主招不到理想人才。對此,未來大學教育需要創新性地加強校企合作,推動知識雙向流動,促進產學研轉化。

      值得澄清的一點是,盡管中國目前存在教育失配風險,一些勞動個體不得不面對高能低就的現實,但就整個中國社會而言,教育遠未到過度的程度。而且,教育從來就不是完全為了勞動和就業,其在提升全民素質、傳承文化遺產和引導社會變遷等方面,均有著不可替代的社會作用。就此而言,未來我們仍需繼續實施教育強國戰略,不斷提升教育內涵。

      (作者:李曉光,系西安交通大學實證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來源:光明日報)

        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等事宜,請與我們聯系。

        海歸QQ群

        申請加群請以“留學國家-目前所在地”格士發送請求,群有人數上限,每人只能加一個群。
        海歸部落千人群
        63984971
        海歸部落2號群
        103237942
        上海海歸人才2號群
        461068872
        北京海歸人才群
        63984971
        上海海歸人才群
        103237942
        天津海歸人才群
        461068872
        重慶海歸人才群
        172719654
        山東海歸人才群
        462302845
        江蘇海歸人才群
        172331746
        浙江海歸人才群
        314125833
        江西海歸人才群
        463247306
        福建海歸人才群
        457497619
        安徽海歸人才群
        457823891
        河南海歸人才群
        264015004
        湖北海歸人才群
        109623634
        湖南海歸人才群
        458690950
        廣東海歸人才群
        432013578
        海南海歸人才群
        312160331
        黑龍江海歸人才群
        312929192
        吉林海歸人才群
        313316571
        遼寧海歸人才群
        109899038
        河北海歸人才群
        282994183
        陜西海歸人才群
        315357786
        甘肅海歸人才群
        315753165
        寧夏海歸人才群
        517762915
        青海海歸人才群
        319457961
        四川海歸人才群
        517765170
        云南海歸人才群
        432350311
        貴州海歸人才群
        517766496
        廣西海歸人才群
        517767217
         
        国产精品久久人妻无码HD
        1. <th id="invkb"></th>
        2. <em id="invkb"><tr id="invkb"><u id="invkb"></u></tr></em>
        3. <tbody id="invkb"></tbody>